2010年9月10日星期五

依法不依人




学佛过程中无论是在家或出家都是因地凡夫,仍然在学习,出家与在家的学习虽然不同,但是最后还是趋向解脱之路。四不依的心态是没有分别的,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、是捍卫佛教的堡垒、是正法久住的命脉。

这几年常在外头弘法讲课尤其在在家团体佛教会,常发现在家佛教徒对僧宝的恭敬与护持是非常赞叹的。但是,因为对三宝的崇拜却迷失了自己的学佛信念,护持三宝中掺杂了个人感性成分,供养中带有自己的渴望。长期的愚迷拥护直到有一天发现护持非自己所想象的那么完美,甚至遭受伤害时才能醒悟自己原来过去所奉献的一切是没有智慧的,可是那时唯有带着悲伤、愤恨、埋怨等负面情绪离开,甚至从此不会踏入佛门。这是佛教里的“愿”还是“怨”呢?

(一) 依法不依人:

经论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选择善知识的标准。《大乘庄严经论》中列有十种:

1. 具足戒

2. 具足定

3. 具足慧

4. 德行圆满

5. 精进

6. 通达教理

7. 通达真实

8. 说法善巧

9. 具足悲悯

10. 断除疲厌

以上的条件是吾人修学总标杆,需要时间、环境、善知识等来历练达到摧伏种种烦恼与执著的能力,那么是何等的福报。我们学佛者来佛教道场学佛其目的是在回归日常生活中能得佛受用。让自己如何逐渐将烦恼转化成清凉菩提。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来审核自己的进步。

佛法的延续有赖僧宝推动,因此僧俗的配合是需要用智慧与平等心来完成缺一不可。出家师父的角色是让在家居士能在佛法中获得法义,最后对三宝起信走向成佛之路。这个角色扮演是不能推托而且是要尽形寿来完成。出家师父也在自我修学道路上不断地提升,那么佛教的兴盛指日可待。

护持佛教需要用般若正知正见来进行,负面的事件发生并非单方面而促成,是多种因素导致。所以吾人需要善思维之!

文 / 释行幻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